3.5G ≠ 3.5Gbps
WiMax 技術,正式名稱為 IEEE 802.16,有人當作是 4G 或是 5G 行動通訊技術
與現行的 3G 行動技術不相容。
WiMax:
傳輸距離: 5 - 12 公里
傳輸速度: 10、30、70 Mbps
優點:傳輸距離遠、傳輸速度佳、可以進行移動式的數據傳輸。
缺點:硬體建置的成本高、電磁波較強。
備註:在理想的環境下,可以在 112.6 公里的範圍內,以 70 Mbps 的速率傳輸
,實際上在視線所及之 10 公里範圍內以 10 Mbps 的同步速率傳輸,然而在都市
的環境中,很可能多於 30% 的實例都並非視線所能及的範圍,也因此實際上,
用戶僅能在 2 公里範圍內以 10 Mbps 的速率傳輸。
3.5G 行動通訊技術,是以原有的 3G 行動通訊技術,進行軟硬體的升級而來
(與以前的 2G(GSM) 行動通訊技術升級成 2.5/2.75G 行動通訊技術一致藉由
修改少部分的系統架構與程式達到性能升級),藉以降低設備成本的壓力,
進而提升服務的技術架構。而非 4G、5G 行動通訊技術。有人會當做是一種 WiMax。
3.5G:
傳輸距離: 3 - 12 公里
傳輸速度: 2、3.6、7.2、14.4 Mbps。
優點:傳輸距離遠、傳輸速度佳、可以進行移動式的數據傳輸。
缺點:硬體建置的成本高、電磁波較強。
備註:目前多以 3.6 Mbps 為主,有一家電信業者宣稱已達 14.4Mbps。
Wi-Fi (AP)無線網路技術,正式名稱為 IEEE 802.11x 技術。目的是將原有的有線區域網路改成無線傳輸。
Wi-Fly 技術,應用 Wi-Fi 技術再透過有線的 xDSL、光纖、專線、Cable Modem 等方式
連結 Internet。但是一樣有傳輸距離的限制,易受道地形與天氣的干擾導致傳輸的速度
下降,由於成本低廉可以讓一般的民眾輕易建立自己的無線網路。
Wi-Fi:
傳輸距離:100 公尺
傳輸速度:2、11、54、108、300 Mbps
Wi-Fly:
傳輸距離:100 公尺
傳輸速度:2、11、54、108、300 Mbps (限速於專線的速度)。
優點:硬體建置的成本低(一般民眾可以自行建立)、電磁波較低、近距離傳輸速度高。
缺點:傳輸距離短、受到有線的 Internet 線路影響 Internet 速度、
不可進行移動式的數據傳輸。
備註:目前多以 54 Mbps 為主,少數的設備可以達到 108、250 Mbps。由於還會受到
有線的 Internet 線路速度而影響,新一代的 AP 技術可望解決移動式的數據傳輸。
總結
不論是 WiMax、Wi-Fly、3.5G 技術,都需要足夠的基地台或是無線中繼站來
提供數據傳輸服務的能力。此外,與基地台的距離、地形及天氣等均影響數據傳輸
服務的速度、保密能力差,在技術上已逐漸克服。
WiMax、3.5G 的技術規格,可以看成無線的 xDSL 而;而 Wi-Fi 技術,主要是
將有線的區域網路無線化;Wi-Fly 則是應用 Wi-Fi 連接 Internet,在應用上的方
向不同。
此外以長距離的無線上網來說,WiMax、3.5G 可以說是互相競爭的狀況;而以
行動上網來說目前的 Wi-Fly 可能趨於弱勢。
IEEE 802.11x 參考表格
各種無線技術的規格比較參考表格
根據調查,使用無線上網的用戶中,在家中、學校或辦公室等固定場所上網的,占了總人數的七成以上,捷運站、咖啡廳等行動上網的場所還不到三成,相較之下長距離的無線上網似乎也還不是迫切需要的技術,反而是上下傳速度大家比較會考慮。